剥泐 bāo lè

词语解释

谓石料剥蚀断裂。清 叶廷琯《吹网录·二础云麾碑》:“更数百年,原石且剥泐不可辨。”清 叶廷琯《吹网录·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》:“土人垦地,得石刻一方,字画不工,而毫无剥泐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谓石料剥蚀断裂。

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二础云麾碑》:“更数百年,原石且剥泐不可辨。” 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》:“土人垦地,得石刻一方,字画不工,而毫无剥泐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āo bō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āo(ㄅㄠ)

    ⒈  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:剥皮。剥花生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bō(ㄅㄛ)

    ⒈  义同(一),用于复合词:剥夺。剥削(xuē)。剥落。剥蚀。生吞活剥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hell、peel、shin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刂、从录

    English

    peel


  • (lè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lè(ㄌㄜˋ)

    ⒈  石头被水冲激而成的纹理。

    ⒉  石头依其纹理而裂开。

    ⒊  凝合的样子。

    ⒋  同“勒”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to write; to indite; veins in minera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