楷隶 kǎi lì

词语解释

(一)、指隶书。
(二)、楷书与隶书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指隶书。

汉 魏 时以隶书为楷法,故称。《南史·萧确传》:“ 确 字 仲正 ,少驍勇,有文才,尤工楷隶。”

(二)、楷书与隶书。

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瘞鹤铭》:“ 元魏 间尽习隶法。自 隋 平 陈 ,中国多以楷、隶相参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kǎi jiē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kǎi(ㄎㄞˇ)

    ⒈  法式,模范:楷模。楷范。楷则。楷式。

    ⒉  汉字的一种书体:楷书。正楷。小楷。楷体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jiē(ㄐ一ㄝ)

    ⒈  落叶乔木,木材可制器具,种子可榨油,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。亦称“黄连木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model、pattern、regular scrip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皆声

    English

    model style of Chinese writing


  • (l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隶(隸)lì(ㄌ一ˋ)

    ⒈  附属,属于:隶属。配隶(从属)。直隶中央。

    ⒉  封建时代的衙役:隶卒。皂隶。徒隶。

    ⒊  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:奴隶。隶仆。

    ⒋  隶书,汉字的一种书体,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:隶书。隶字。汉隶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原为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subservient; servant; KangXi radical 1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