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凭险要之地而防守。
(一)、凭险而守;凭借险要。
晋 陆机 《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东窥 白马 ,北距 飞狐 ;即仓 敖庾 ,据险 三涂 。”《新五代史·后蜀世家·孟昶》:“ 昶 幸 晋 汉 之际,中国多故,而据险一方,君臣务为奢侈以自娱,至於溺器,皆以七寳装之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一一○回:“ 蜀 地浅狭,钱粮鲜薄,不宜远征;不如据险守分,恤军爱民,此乃保国之计也。”
jùxiǎn[rely on natural barrier] 依凭险要之地而防守据险顽抗
to rely on natural barriers (for one's defense)
据险造句1、肩负重任的赵云在与曹真作战中失利,被迫据险固守,直到终战。
2、荆州刺史朱修之切断了马鞍山的交通要道,据险固守。
3、敌人又自以为江防设施严密,可以据险固守。
4、官渡之战,田丰再议据险固守,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,乃至强谏,被袁绍以为沮众,械系牢狱。
5、次早,敌向我阵地猛攻,我连阵地长约500公尺,据险固守,待掩护任务完成后撤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