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瓦 bǎn wǎ

词语解释

瓦的一种,瓦面较宽,弯曲的程度较小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覆盖屋顶用的一种大瓦,瓦面较宽,弯曲度较小。

西周 时已用于宫室建筑。《光明日报》1979.7.25:“ 扶风县 法门公社 召陈村 西周 中晚期的宫室建筑,已发现八处……房屋顶部已用大量的瓦覆盖,现已发现的带有瓦钉、瓦环的板瓦、筒瓦及不同纹饰的瓦约有数十种之多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ǎ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板(闆)bǎn(ㄅㄢˇ)

    ⒈  成片的较硬的物体:案板。板子。木板。板上钉钉。

    ⒉  诏书:诏板。

    ⒊  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,又指歌唱的节奏:檀板。鼓板。一字一板。荒腔走板。

    ⒋  不灵活,少变化:死板。呆板。

    ⒌  硬得像板子似的:板结。

    ⒍  见“老”字“老板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oard、plank、shutter、ban、ba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反声

    English

    plank, board; iron or tin plate


  • (wǎ wà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wǎ(ㄨㄚˇ)

    ⒈  用陶土烧成的:瓦罐。瓦器。瓦釜雷鸣(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,煊赫一时)。

    ⒉  〔瓦特〕电的功率单位。简称“瓦”。

    ⒊  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:瓦当(dāng )(即瓦筒之头)。瓦匠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wà(ㄨㄚˋ)

    ⒈  盖瓦:这间房就等瓦瓦()了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tile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tile; earthenware pottery; gir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