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名。亦称三棱草。多生沼泽地。茎柔韧可织物或造纸,块茎富含淀粉,可酿酒。中医学上以干燥块茎入药,主治癥瘕积聚等症。
(一)、草名。亦称三棱草。多生沼泽地。茎柔韧可织物或造纸,块茎富含淀粉,可酿酒。中医学上以干燥块茎入药,主治癥瘕积聚等症。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三·荆三棱》﹝释名﹞引 苏颂 曰:“三棱,叶有三棱也。生 荆楚 地,故名荆三棱,以著其他。”
荆(jīng)
荆
⒈ 落叶灌木,叶有长柄,掌状分裂,开蓝紫色小花,枝条可编筐篮等(亦称“楚”):紫荆。荆条。荆棘。披荆斩棘。
⒉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:负荆请罪。
⒊ 中国古代“九州”之一,春秋时楚国别称:荆州。荆璞(喻美质、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)。
⒋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:拙荆。山荆。荆妻。
⒌ 姓。
vitex
形声、从艹、刑声
thorns; brambles; my wife; cane
三(sān)
三
⒈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three
指事
three
棱(léng lēng líng)
棱
⒈ 物体上的条状突起,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:棱角。瓦棱。棱椎(多面体的一种)。三棱镜。模棱两可。
⒉ 神灵之威,威势:威棱。
棱
⒈ 〔不棱登〕口语赘词,用于某些形容词后,含厌恶意,如“傻棱棱棱”。
棱
⒈ 〔穆棱〕地名,在中国黑龙江省。
arris、edge、ridge
形声:左形右声
squared timber; angle, ed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