巾舃 jīn xì

词语解释

(一)、头巾和鞋。
(二)、指人的行踪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头巾和鞋。

唐 杨炯 《大唐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》:“圆冠列侍,执巾舃於西阶;大带诸生,受诗书於北面。” 明 金实 《方竹轩赋》:“明月入户,凉在巾舃。”

(二)、指人的行踪。

宋 梅尧臣 《送回上人》诗:“山川生眼界,巾舃徧区中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巾舃拼音是jīn tuō,出处是《大唐益州新都县圣庙堂碑文序》,释义是头巾和鞋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jī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jīn(ㄐ一ㄣ)

    ⒈  擦东西或包裹、覆盖东西的用品,多用纺织品制成:手巾。围巾。领巾。枕巾。餐巾。巾帼(“帼”是古代妇女的头巾,指妇女,如“巾巾英雄”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 piece of cloth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kerchief; towel; turban; KangXi radical number 50


  • (x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xì(ㄒ一ˋ)

    ⒈  古同“舄”。

    English

    a shoe; the sole of a shoe; magp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