堇泥 jǐn ní

词语解释

粘土。《资治通鉴·唐僖宗光启三年》:“城中无食,米斗直钱五十緡,草根木实皆尽,以堇泥为饼食之,饿死者太半。”胡三省 注:“堇泥,黏土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粘土。

《资治通鉴·唐僖宗光启三年》:“城中无食,米斗直钱五十緡,草根木实皆尽,以堇泥为饼食之,饿死者太半。” 胡三省 注:“堇泥,黏土也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jǐ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jǐn(ㄐ一ㄣˇ)

    ⒈  〔堇菜〕草本植物,花白色,带紫色条纹,全草可入药,亦称“堇堇菜”。

    ⒉  〔紫堇〕草本植物,花紫色。全草味苦,可入药。

    English

    yellow loam; clay; season; few


  • (ní n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ní(ㄋ一ˊ)

    ⒈  土和水合成的东西:泥巴。泥垢。泥浆。泥煤。泥淖(泥污的洼地)。泥泞。泥洼。

    ⒉  像泥的东西:枣泥。山药泥。印泥(盖图章用的印色)。蒜泥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nì(ㄋ一ˋ)

    ⒈  涂抹:泥墙。泥缝儿(fèngr )。

    ⒉  固执,死板:拘泥。泥古(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,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)。泥守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mashed vegatable or fruit、mire、mud、slob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氵、尼声

    English

    mud, mire; earth, clay; plas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