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在液体中泡透肌肤之所浸渍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
(一)、浸泡;渗透。
汉 孔融 《临终诗》:“三人成市虎,浸渍解胶漆。” 唐 刘恂 《岭表录异》卷中:“﹝桄榔树﹞叶下有鬚,如麤马尾, 广 人採之以织巾子。其鬚尤宜咸水浸渍,即麤胀而韧。” 宋 苏舜钦 《昇阳殿故址》诗:“瓦砾虽费犂,土壤颇肥衍。盖由杀人多,膏血浸渍远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上杨邃庵书》:“浸渍之灌,可解胶漆。”《小说选刊》1981年第7期:“菜有三碗……一碗白净的,盐水浸渍的蒜瓣。”引申为沉浸。 严复 《论教育书》:“使学者之心虑沉潜,浸渍於因果实证之间,庶他日学成,有疗贫起弱之实力。” 叶圣陶 《倪焕之》十五:“她伏着不动,也不看信,让自己完全浸渍在那种快慰的享受里。”
(二)、浸染;熏陶。
《礼记·儒行》“淹之以乐好” 汉 郑玄 注:“淹谓浸渍之。” 宋 欧阳修 《送梅圣俞归河阳序》:“始而欢然以相得,终则畅然觉乎薰蒸浸渍之为益也。” 清 戴名世 《<禹贡锥指>序》:“会今天子聪明神圣,四海之内,薰蒸浸渍,莫不弹冠振衿。” 宋 苏轼 《贾谊论》:“为 贾生 者,上得其君,下得其大臣,如 絳 灌 之属,优游浸渍而深交之,使天子不疑,大臣不忌,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,不过十年,可以得志。”
(三)、比喻渐进。
《金史·白撒传》:“﹝ 白撒 ﹞能捭闔中人主心,遂浸渍以取将相。”
浸渍,拼音jìn zì,释义是浸在液体中泡透。
to soak; to macerate
浸(jìn)
浸
⒈ 泡,使渗透:浸泡。浸透。浸种(
)。浸渍。浸没( )。沉浸(亦称“浸沉”)。⒉ 逐渐:浸染。浸渐。浸润。
dip、immersed、immerses、soak、swim
形声:从氵、声
soak, immerse, dip, percolate
渍(zì)
渍(漬)
⒈ 浸,沤:浸渍。淹渍。渍麻。
⒉ 油、泥等积在上面难以除去,亦指积在物体上面难以除去的油、泥等:油渍。茶渍。
⒊ 染,沾染:渍染。渐渍。
⒋ 地面的积水:渍水。渍涝。
be soiled
形声:从氵、责声
soak, steep; dye; stains; sodd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