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惸 āi qióng

词语解释

同“哀煢”。《陈书·世祖纪》:“朕以寡昧,嗣纂洪业。哀惸在疚,治道弗昭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同“ 哀煢 ”。《陈书·世祖纪》:“朕以寡昧,嗣纂洪业。哀惸在疚,治道弗昭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哀惸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āi qióng ,同“ 哀茕 ”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ā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āi(ㄞ)

    ⒈  悲痛:悲哀。哀求。哀叹。哀鸣。哀思。哀鸿遍野(“哀鸿”,哀鸣的大雁;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,流离失所的灾民)。哀艳(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)。

    ⒉  悼念:哀悼。默哀。

    ⒊  旧时称死去母亲:哀子(a.母丧而父存;b.古称居父母丧的人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grief、mourning、pity、sorrow

    相关字词

    悲、乐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口、衣声

    English

    sad, mournful, pitiful; pity


  • (qió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qióng(ㄑㄩㄥˊ)

    ⒈  沒有兄弟的人。《周禮•秋官•大司寇》:“凡遠、近、惸、獨、老、幼之欲有復於上,而其長弗達者,立於肺石。”鄭玄•注:“無兄弟曰惸。”

    ⒉  孤獨。《詩經•小雅•正月》:“哿矣富人,哀此惸獨。”

    ⒊  憂愁。見“惸惸”。

    English

    troubled, worried, distress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