羁鞚 jī kòng

词语解释

马勒。喻束缚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马勒。喻束缚。

宋 秦观 《秋夜病起怀端叔作诗寄之》:“强颜入规模,垂耳受羈鞚。” 清 姚鼐 《柬王禹卿病中》诗:“而今俱作 长安 人,林麓朝辞暮羈鞚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羁鞚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jī kòng ,是指马勒。喻束缚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j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羁(羈)jī(ㄐ一)

    ⒈  马笼头:无羁之马。羁绁(a.马笼头和缰绳;b.喻束缚)。

    ⒉  束缚,拘束:羁押。羁绊。羁缚。羁囚。放荡不羁。

    ⒊  停留,使停留:羁旅(长久寄居他乡)。羁留。羁泊。羁滞。

    ⒋  古代女孩留在头顶像马笼头的发型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ridle、delay、detain、stay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halter; restrain, hold, control


  • (kò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kòng(ㄎㄨㄥˋ)

    ⒈  带嚼子的马笼头:“纵鞍则行,揽鞚则止。”

    ⒉  驾驭:“遇女郎骑款段马,老仆鞚之。”

    ⒊  古代乐器名,鼓的一种;鼓腔:“许安世家有伯成樽,如今羯鼓鞚世。”

    English

    brid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