羁贯 jī guàn

词语解释

古时成童发式,女曰羁,男曰贯。后泛指童年。《穀梁传·昭公十九年》:“羈贯成童,不就师傅,父之罪也。”范宁 注:“羈贯,谓交午剪髮以为饰。成童,八岁以上。”北周 庾信《周柱国楚国公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歧嶷表羈贯之年,通礼称綺紈之岁。”唐 柳宗元《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》:“羈贯去江介,世仕尚 函 崤。”清 钱谦益《布政使王公墓碑》:“公方羈贯,头角觺觺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古时成童发式,女曰羁,男曰贯。后泛指童年。

《穀梁传·昭公十九年》:“羈贯成童,不就师傅,父之罪也。” 范宁 注:“羈贯,谓交午剪髮以为饰。成童,八岁以上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柱国楚国公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歧嶷表羈贯之年,通礼称綺紈之岁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》:“羈贯去江介,世仕尚 函 崤 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布政使王公墓碑》:“公方羈贯,头角觺觺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jī guàn ㄐㄧ ㄍㄨㄢˋ羁贯古时成童发式,女曰羁,男曰贯。后泛指童年。《谷梁传·昭公十九年》:“羁贯成童,不就师傅,父之罪也。” 范宁 注:“羁贯,谓交午剪发以为饰。成童,八岁以上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柱国楚国公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歧嶷表羁贯之年,通礼称绮纨之岁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》:“羁贯去江介,世仕尚 函 崤 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布政使王公墓碑》:“公方羁贯,头角觺觺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j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羁(羈)jī(ㄐ一)

    ⒈  马笼头:无羁之马。羁绁(a.马笼头和缰绳;b.喻束缚)。

    ⒉  束缚,拘束:羁押。羁绊。羁缚。羁囚。放荡不羁。

    ⒊  停留,使停留:羁旅(长久寄居他乡)。羁留。羁泊。羁滞。

    ⒋  古代女孩留在头顶像马笼头的发型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ridle、delay、detain、stay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halter; restrain, hold, control


  • (guà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贯(貫)guàn(ㄍㄨㄢˋ)

    ⒈  古代穿钱的绳索(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,每一千个为一贯):“贯朽而不可校”。腰缠万贯。

    ⒉  穿,通,连:贯穿。贯串。贯通(a.连接,沟通;b.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)。连贯。贯注。贯彻。贯珠(连珠成串,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)。鱼贯而入。

    ⒊  古同“惯”,习惯。

    ⒋  原籍,出生地:籍贯。

    ⒌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e linked together、birthplace、pass through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a string of 1000 coins; to go throug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