觊觎 jì yú

词语解释

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宜绝横拜,以塞觊觎之端。——《后汉书·杨秉传》

详细解释

(一)、非分的希望或企图。

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庶人、工、商,各有分亲,皆有等衰。是以民服事其上,而下无覬覦。” 杜预 注:“下不冀望上位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宗庙乏祀,社稷无位;羣凶覬覦,分裂诸夏。”《旧唐书·崔元略传》:“时 刘栖楚 自为京兆尹,有覬覦相位之意。” 清 魏源 《庐山王文成公纪功碑歌》:“ 明 季中叶患尾大,爪牙覬覦强宗盟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中国地质略论》:“ 中国 者, 中国 人之 中国 ……可容外族之赞叹,不容外族之覬覦者也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觊觎,渴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。1.非分的希望或企图。2.希望得到(不应该得到的东西)。动词,贬义词。

英语翻译

cast greedy eyes on; covet; harbour aggressive designs against; long for; pretend to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jì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觊(覬)jì(ㄐ一ˋ)

    ⒈  希望得到:“自毁齿已上,父兄鬻卖,以觊其利”。觊觎(非分的希望或企图)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见、岂声

    English

    covet, long for, desire


  • (yú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觎(覦)yú(ㄩˊ)

    ⒈  〔觊觎〕见“(覦)觊”。

    English

    desire strongly, covet, long f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