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罢极之本

罢极之本 bà jí zhī běn

词语解释

肝主管筋的活动,能够耐受疲劳,是运动机能的根本。

词语出处

《黄帝内经.六节藏象论篇第九》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bà ba pí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罢(罷)bà(ㄅㄚˋ)

    ⒈  停,歇:罢休。罢工。罢课。罢市。罢论(打消了打算)。罢笔(停止写作)。

    ⒉  免去,解除:罢免。罢官。罢职。罢黜。

    ⒊  完了,毕:吃罢饭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罢(罷)ba(˙ㄅㄚ)

    ⒈  同“吧”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罢(罷)pí(ㄆ一ˊ)

    ⒈  古同“疲”,累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ease、dismiss、finish、stop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、罒去声


  • (jí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极(極)jí(ㄐ一ˊ)

    ⒈  顶端,最高点,尽头:登极(帝王即位)。登峰造极。

    ⒉  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、磁体的正负两端:极地(极圈以内的地区)。极圈。北极。阴极。

    ⒊  尽,达到顶点:极力。极目四望。物极必反。

    ⒋  最高的,最终的:极点。极限。极端。极致。

    ⒌  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,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:多极化趋势。

    ⒍  准则:为民立极。

    ⒎  疲乏:人极马疲。

    ⒏  古同“亟”,急。

    ⒐  古同“殛”,杀或罚。

    ⒑  副词:表示最高程度:极其。极为(wéi 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bally、best、damned、fearfully、mighty、pole、terribly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木、及声

    English

    extreme, utmost, furthest, final


  • (zh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hī(ㄓ)

    ⒈  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    ⒉  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    ⒊  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    ⒋  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    ⒌  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    ⒍  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    ⒎  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

    造字法

    原为会意:上像向前的脚,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

    English

   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; it, him her, them; go to


  • (bě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ěn(ㄅㄣˇ)

    ⒈  草木的根:本草(泛指中药)。无本之木。

    ⒉  事物的根源,与“末”相对:本末(头尾;始终)。根本(根源;彻底;本质上)。

    ⒊  草的茎,树的干:草本植物。

    ⒋  中心的,主要的:本部。本体。

    ⒌  原来:本来。本领。

    ⒍  自己这方面的:本国。本身。本位。本分(fèn )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root、this、current、capital、principal

    相关字词

    原、末、标

    造字法

    指事

    English

    root, origin, source; basis


相关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