隳顿 huī dùn

词语解释

毁坏;倒塌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毁坏;倒塌。

《文选·傅亮<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>》:“山川无改,城闕为墟,宫庙隳顿,鐘簴空列。” 李周翰 注:“隳顿,废坏也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隳顿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huī dùn,是指毁坏;倒塌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huī duò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huī(ㄏㄨㄟ)

    ⒈  毁坏;崩毁:“隳人之城郭。”

    其他字义

    duò(ㄉㄨㄛˋ)

    ⒈  古通“惰”,懒惰。

    English

    to destroy; to overthrow


  • (dù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顿(頓)dùn(ㄉㄨㄣˋ)

    ⒈  很短时间的停止:停顿。顿宕。抑扬顿挫。

    ⒉  忽然,立刻,一下子:顿然。顿即。顿悟。茅塞顿开。

    ⒊  叩,跺:顿首再拜。

    ⒋  处理,设置:安顿。整顿。

    ⒌  疲乏:困顿。劳顿。

    ⒍  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: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。

    ⒎  次:三顿饭。

    ⒏  古同“钝”,不锋利。

    ⒐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pause、suddenly、arrang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pause, stop; bow, kowtow; arran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