虺毒 huī dú

词语解释

(一)、蛇虺之毒。《孔丛子·嘉言》:“梁丘据 遇虺毒,三旬而后瘳。”
(二)、比喻人祸。多指阴谋、毒计。北周 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豺牙宓厉,虺毒潜吹。”《旧唐书·刘邺传》:“刘稹 年既幼小,逆节未深,裴 为母氏,固宜诚诱,若广説忠孝之道,深陈祸福之源,必冀虺毒不施,梟音全革。”清 唐才常《论文连珠》之十:“是以时艺斯兴,螫于虺毒;群经要恉,尘以蟫函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蛇虺之毒。

《孔丛子·嘉言》:“ 梁丘据 遇虺毒,三旬而后瘳。”

(二)、比喻人祸。多指阴谋、毒计。

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赋》:“豺牙宓厉,虺毒潜吹。”《旧唐书·刘邺传》:“ 刘稹 年既幼小,逆节未深, 裴 为母氏,固宜诚诱,若广説忠孝之道,深陈祸福之源,必冀虺毒不施,梟音全革。” 清 唐才常 《论文连珠》之十:“是以时艺斯兴,螫于虺毒;群经要恉,尘以蟫函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huī dú ㄏㄨㄟ ㄉㄨˊ虺毒(1).蛇虺之毒。《孔丛子·嘉言》:“ 梁丘据 遇虺毒,三旬而后瘳。”(2).比喻人祸。多指阴谋、毒计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赋》:“豺牙宓厉,虺毒潜吹。”《旧唐书·刘邺传》:“ 刘稹 年既幼小,逆节未深, 裴 为母氏,固宜诚诱,若广说忠孝之道,深陈祸福之源,必冀虺毒不施,枭音全革。” 清 唐才常 《论文连珠》之十:“是以时艺斯兴,螫于虺毒;群经要恉,尘以蟫函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huǐ huī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huǐ(ㄏㄨㄟˇ)

    ⒈  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。[虺虺]〈古〉形容打雷的声音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huī(ㄏㄨㄟ)

    ⒈  [虺尵]疲劳生病(多用于马)。也作“虺隤”。

    English

    large poisonous snake


  • (dú dài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dú(ㄉㄨˊ)

    ⒈  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:毒气。毒性。毒饵。毒药。毒蛇。吸毒。贩毒。

    ⒉  害,伤害:毒害。毒化。毒杀。莫予毒也(没有谁能危害我,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)。

    ⒊  凶狠,猛烈:毒辣。毒计。毒刑。狠毒。恶毒。

    ⒋  恨,以为苦:令人愤毒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dài(ㄉㄞˋ)

    ⒈  古同“玳”,玳瑁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poison、toxin、cruel、narcotics、noxious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

    English

    poison, venom; poisono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