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2。
(一)、在书画、文集等后的题词。
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三》:“里中有 元 人《育婴图》摹本,载 元 献 跋语,几七百言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补遗·刑部·重刊闺范序》:“ 戴给事 既疏参 吕司寇 矣, 承恩 辨疏,即以跋语为出於给事之笔,此仇口往復之常,亦无足讶。” 冰心 《晚晴集·悼郭老》:“过了几天, 老舍 先生就送来一张 郭老 赠我的条幅,上面写着一首五律,还有跋语。”
short comment or critical appraisal added at the end of a text, on a painting etc
跋(bá)
跋
⒈ 翻山越岭:跋涉。
⒉ 踩,践踏:跋前踬后(喻进退两难)。
⒊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,说明写作经过、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:跋文。跋语。序跋。
cross mountains、postcript
形声:从足、犮声
go by foot; epilogue, colophon
语(yǔ yù)
语(語)
⒈ 话:语言。汉语。英语。语录。语汇。语重心长。
⒉ 指“谚语”或“古语”:语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。
⒊ 代替语言的动作:手语。旗语。
⒋ 说:细语。低语。
语(語)
⒈ 告诉:不以语人。
Punjabi
形声:从讠、吾声
language, words; saying, expres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