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果名。即菴摩勒。
(二)、佛教语。梵语amala的音译。意译为清净识、无垢识。谓经修行,阿赖耶识脱离迷妄,达到清净无漏时,则称此名。《金刚三昧经·本觉利品》:“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,入菴摩罗。”章炳麟《建立宗教论》:“菴摩罗者,译言无垢,即此阿赖耶识永离垢染而得此名。”
(一)、果名。即菴摩勒。
(二)、佛教语。梵语amala的音译。意译为清净识、无垢识。谓经修行,阿赖耶识脱离迷妄,达到清净无漏时,则称此名。《金刚三昧经·本觉利品》:“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,入菴摩罗。” 章炳麟 《建立宗教论》:“菴摩罗者,译言无垢,即此阿赖耶识永离垢染而得此名。”
庵(ān)
庵
⒈ 圆形草屋(文人的书斋亦多称“庵”,如“老学庵”,“影梅庵”)。
⒉ 小庙(指尼姑居住的):庵堂(尼姑庵)。庵子。
hut、nunnery
Buddhist monastery or nunnery
摩(mó mā)
摩
⒈ 擦,蹭,接触:摩擦。摩天。摩崖(山崖上刻的文字、佛像等)。摩肩接踵。摩顶放踵。
⒉ 摸,抚:摩弄。摩挲(
)⒊ 研究,切磋:观摩。揣摩(a.研究,仔细琢磨;b.估量,推测)。
⒋ 古同“磨”,磨擦。
摩
⒈ 〔摩挲(
)〕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。rub、scrape、stroke
形声:从手、麻声
rub, scour, grind; friction
罗(luó)
罗(羅)
⒈ 捕鸟的网:罗网。
⒉ 张网捕捉:罗掘(用网捕麻雀,挖掘老鼠洞找粮食。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)。门可罗雀(形容门庭冷落)。
⒊ 搜集,招致,包括:罗捕。罗致(招请人才)。网罗。包罗。罗织罪名(虚构罪名,陷害无辜)。
⒋ 散布:罗列。
⒌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:绢罗。
⒍ 用罗筛东西:罗面。
⒎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:罗绮。罗扇。
⒏ 量词,用于商业,一罗合十二打。
⒐ 同“脶”。
⒑ 姓。
catch birds with a net、collect、display、net、sift、silk
原为形声
net for catching birds; gauz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