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胡博词

胡博词 hú bó cí

词语解释

乐器名。即火不思(胡拨思)。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词曲·俚语》:“今乐器中,有四絃长颈圆鼙者,北人最善弹之,俗名琥珀槌,而京师及边塞人又呼胡博词。予心疑其非。后偶与教坊老妓谈及,曰:‘此名浑不是,盖以状似箜篌,似三絃,似琵琶,似阮,似胡琴,而实皆非,故以为名。本虏中马上所弹者。’予乃信以为然,及查 正统 年间赐迤北 瓦剌 可汗诸物中,有所谓虎拨思者,盖即此物。而《元史》中又称火不思。始知浑不是之説亦讹耳。”按,琥珀槌、胡博词、浑不是、虎拨思、火不思等,均为同一乐器名之不同音译。参见“胡拨思”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乐器名。即火不思(胡拨思)。
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词曲·俚语》:“今乐器中,有四絃长颈圆鼙者,北人最善弹之,俗名琥珀槌,而京师及边塞人又呼胡博词。予心疑其非。后偶与教坊老妓谈及,曰:‘此名浑不是,盖以状似箜篌,似三絃,似琵琶,似阮,似胡琴,而实皆非,故以为名。本虏中马上所弹者。’予乃信以为然,及查 正统 年间赐迤北 瓦剌 可汗诸物中,有所谓虎拨思者,盖即此物。而《元史》中又称火不思。始知浑不是之説亦讹耳。”按,琥珀槌、胡博词、浑不是、虎拨思、火不思等,均为同一乐器名之不同音译。参见“ 胡拨思 ”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hú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胡(鬍)hú(ㄏㄨˊ)

    ⒈  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

    ⒉  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黄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

    ⒊  乱,无道理:胡来。胡闹。胡吹。胡言乱语。

    ⒋  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胡不归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

    ⒌  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胡须。

    ⒍  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其胡。”

    ⒎  巷、小街道称“胡同(tòng )”(用作巷名时,“同”读轻声不儿化)。

    ⒏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arelessly、recklessly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月、古声

    English

    recklessly, foolishly; wildly


  • (bó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bó(ㄅㄛˊ)

    ⒈  多,广,大:广博。渊博。博学(学问广博)。博览。博爱。博物。

    ⒉  知道得多:博古。

    ⒊  用自己的行动获得:博取。博得。聊博一笑。

    ⒋  古代的一种棋戏;后泛指赌财物:博奕。赌博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rich、plentiful、win、gain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左形右声

    English

    gamble, play games; wide, broad


  • (cí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词(詞)cí(ㄘˊ)

    ⒈  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:词汇。词书。词典。词句。词序。词组。

    ⒉  言辞,话语,泛指写诗作文:歌词。演讲词。誓词。词章。词律(文词的声律)。

    ⒊  中国一种诗体(起于南朝,形成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本可入乐歌唱,后乐谱失传,只按词牌格律创作):词人。词谱。词牌。词调(diào )。词韵。词曲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vocable、word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讠、司声

    English

    words; phrase, expres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