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甸 hòu diàn

词语解释

侯服与甸服。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。

详细解释

(一)、侯服与甸服。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。

《书·伊训》:“ 伊尹 祠于先王,奉嗣王祗见厥祖,侯甸羣后咸在。”《后汉书·王畅传》:“郡为旧都侯甸之国,园庙出於 章陵 ,三后生自 新野 。” 李贤 注:“五百里甸服,千里侯服。”《南史·齐纪上》:“斯实 尚父 故藩,世作盟主,纪纲侯甸,率由旧则。”参见“ 九服 ”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hóu hòu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hóu(ㄏㄡˊ)

    ⒈  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:侯爵。侯门。公侯。封侯。诸侯。

    ⒉  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。

    ⒊  姓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hòu(ㄏㄡˋ)

    ⒈  〔闽侯〕地名,在中国福建省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a high official、marquis

    造字法

    象形

    English

    marquis, lord; target in archery


  • (diàn tián shè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diàn(ㄉ一ㄢˋ)

    ⒈  古代指郊外的地方。

    ⒉  田野的出产物:“纳货贝于君,则曰纳甸于有司”。

    ⒊  治理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tián(ㄊ一ㄢˊ)

    ⒈  古同“畋”,打猎。

    其他字义

    shèng(ㄕㄥˋ)

    ⒈  古同“乘”,古代划分田、里的名称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勹、田声

    English

    suburbs of capital; govern; crop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