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鹄 hóng hú

大雁和天鹅,都是飞得又高又远的鸟。借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。鹄(hú)。,
(一)、即鹄。俗称天鹅。《管子·戒》:“今夫鸿鵠,春北而秋南,而不失其时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引 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:“鸿鵠千岁者皆胎产。” 清 陈梦雷 《西郊杂咏》之十四:“鸿鵠羣南飞,千里共盘桓。”因鸿鹄善高飞,常比喻志向远大的人。 明 徐复祚 《投梭记·渡江》:“我与你猛拼饮散百壶空,且将鸿鵠意,付作马牛风。”参见“ 鸿鵠之志 ”。(二)、鸿雁与天鹅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四三:“鸿鵠相随飞,飞飞适荒裔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鸿(hóng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鸿(鴻)hóng(ㄏㄨㄥˊ)

    ⒈  大雁:鸿雁。鸿毛。雪泥鸿爪(喻往事遗留的痕迹)。

    ⒉  大:鸿博。鸿图。鸿沟。鸿儒。鸿福。鸿运。鸿烈。

    ⒊  指书信:来鸿。

    ⒋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grand、great、letter、swan goos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鸟、江声

    English

    species of wild swan; vast


  • (hú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鹄(鵠)hú(ㄏㄨˊ)

    ⒈  水鸟,形状像鹅,体较鹅大,鸣声宏亮,善飞,吃植物、昆虫等(亦称“天鹅”):鹄立。鹄望(殷切盼望)。鹄候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swan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从鸟、告声

    English

    targ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