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廪 guó lǐn

词语解释

国家储粮的仓库。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伐吴外传》:“吴 民既疲於军,困於战,鬭市无赤米之积,国廪空虚,其民必有移徙之心。”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下·刘蕡》:“国廪罕蓄,乏九年之储;吏道多端,微三载之绩。”

详细解释

(一)、国家储粮的仓库。

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伐吴外传》:“ 吴 民既疲於军,困於战,鬭市无赤米之积,国廪空虚,其民必有移徙之心。”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下·刘蕡》:“国廪罕蓄,乏九年之储;吏道多端,微三载之绩。”

百度百科释义

国廪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guó lǐn ,是指国家储粮的仓库。

词语分字解释


  • (guó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国(國)guó(ㄍㄨㄛˊ)

    ⒈  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权的政体(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):国家。国土。国体(a.国家的性质;b.国家的体面)。国号。国度(指国家)。国策。国情。国法。国力。国防。国威。国宝(a.国家的宝物;b.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)。国格。国魂。国是(国家大计,如“共商国国”)。

    ⒉  特指中国的:国产。国货。国粹。国乐(yuè ㄩㄝˋ)。国药。

    ⒊  姓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country、nation、national、state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囗、从玉

    English

    nation, country, nation-state


  • (lǐn)

    基本字义

    lǐn(ㄌ一ㄣˇ)

    ⒈  米仓,亦指储藏的米:仓廪。廪生(即“廪膳生员”,中国明、清两代称由府、州、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的生员)。廪饩(旧指由官府供给的粮食)。

    ⒉  积聚,郁结:“廪于肠胃”。

    汉英互译

    granary

    造字法

    形声:外形内声

    English

    granary; stockpi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