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成语名称:水落石出(shuiluoshichu)
- 结构形式:ABCD式成语
- 组成汉字:水、落、石、出
- 成语解释:水落下去,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。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。
- 成语示例:水山,不要急。事情早晚能弄个水落石出。 ◎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二十章
- 语法结构:紧缩式成语
- 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;含褒义
- 读音正音:落,不能读作“là”或“lào”。
- 成语易错:落,不能写作“摞”。
- 成语辨析:水落石出和“真相大白”;都有“真实情况搞清楚了”的意思;但水落石出是比喻性偏重于“情况搞清楚了”;“真相大白”偏重于被掩盖或歪曲的事情或情况搞清楚了。
- 成语出处: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”宋·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”
- 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-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- 百度百科:水落石出,指潮水退下去,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。原指一种自然景象,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。 语出1宋· 欧阳修 《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”2宋· 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”
- 成语造句:水山,不要急。事情早晚能弄个水落石出。(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二十章)
- 英语翻译:the truth comes to light; as the water recedes, the rocks appear (idiom)
- 故事典故:出处宋苏轼《后赤壁赋)江流有声,断岸千尺,山高月,匕水落石出。释义江水下落,水下的石头自然露了出来。比喻事情经过调查研究和对证,终将真相大白。故事苏轼字子瞻,号东坡,四川眉山人,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、书画家。他生性豪放,学识渊博,极富文采。在被贬嫡黄州时,曾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,写下了两篇传世之作《前赤壁赋》和《后赤壁赋》。当时,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洁明媚。苏轼和他的两个朋友沐浴着和煦的秋风,兴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。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,使他们诗兴大发,和朋友相聚,畅叙友情,…
- 近义词:原形毕露真相大白
- 反义词:匿影藏形
第1个字为水的成语
第2个字为落的成语
第3个字为石的成语
第4个字为出的成语